首页    新闻中心    BIM技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数字引擎
20250425BIM技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数字引擎-1山河智能总部大楼“BIM-装配式-智能生产”示范项目

BIM技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数字引擎

随着CAD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软件行业正在经历向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的变革,同时可持续设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BIM是真正能够体现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内数据价值的系统,这一技术的采用,不仅能够提高设计的整体效益,更能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错、漏、碰、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以国家标准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强化数智化、绿色化技术应用。国家住建部倪虹部长在近期发布会上明确“好房子”建设方向,要求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融合,发展智能、绿色、装配式建造。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在于BIM技术为“穿针引线”,贯穿建筑全流程数字化改革,通过资源整合、数据互通与效能优化激发新质生产力,最终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智慧安全的高质量发展迈进

一、定义:BIM技术是什么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构建的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平台,2002年由Autodesk提出概念,国内广联达、构力科技等企业已推出自主BIM平台。其本质是三位一体的数据底座(整合物理世界数字化信息)、共享知识库(支持全生命周期科学决策)与协同操作平台(多阶段多主体协作),通过统一的三维模型数据库串联设计、施工、运维全流程,驱动建筑业向绿色低碳、智慧安全转型,为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提供数字化支撑。

山河智能总部大楼 “BIM+装配式+智能生产”示范项目

二、价值:BIM技术功能和优势在哪里

BIM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可视化与信息整合能力,通过全流程、立体化协同打破传统碎片化模式,实现建造问题预判及设计、施工、运维方案的持续优化,最终达成“所见即所建,所建皆所愿”的精准建造目标。

  • 四大核心突破”: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实现四大核心突破:一是协同设计,多专业基于统一三维模型平台协作,消除专业冲突;二是智能生成,参数化驱动自动组合标准构件快速生成多方案,降本增效;三是立体可视,三维环境直观展示设计细节,辅助多方理解与问题预判;四是仿真可控,融合无人机实景建模与数字孪生技术,精准模拟结构、管线及消防等场景,实现安全预评估与隐患预警。

  • “三大生产效益”:

BIM技术过全流程数字化协同与数据穿透,深度赋能建筑生产阶段:以BIM模型为核心,将设计参数无缝对接至工厂数控机床、3D打印等智能设备,自动解析预制构件几何尺寸、材料用量及加工路径,实现从“数字图纸”到“毫米级精度构件”的柔性智造,模具复用率提升超40%;依托BIM轻量化拆解技术,构建标准部品工艺数据库,结合物联网RFID芯片与区块链溯源体系,实现构件生产全周期“一物一码”透明管理,通过激光扫描点云与BIM模型自动比对,关键节点质量匹配率达99.5%,质量问题追溯效率提升70%;同时整合跨项目标准化部品库,运用AI算法优化排产策略与供应链资源,推动模具成本降低30%、装配式建筑综合成本下降12-18%,形成设计-生产-运维全链条数据资产沉淀,最终实现工程返工率低于2%、产业链协同效率提升3倍智能化建造生态

  • “两大核心挑战”:

BIM技术有效解决施工阶段两大难题。在施工组织优化,通过三维模型动态模拟施工流程,AI算法自动优化人员、材料及设备调度,使施工计划准确率超过97%;智能检测系统提前发现管线交叉冲突,自动调整小管道避让大管道、排水管优先铺设,减少60%以上返工。施工现场管理中BIM与物联网结合实时监控设备运行:塔吊倾斜数据实时预警,脚手架每5分钟上传承重状态,施工机械位置精确追踪至厘米级。人员定位芯片、建材电子标签、设备二维码组成的“三码系统”实现质量数据实时核验,验收速度提升40%。AI摄像头自动识别未系安全带等17种违规行为,同步触发定位报警,隐患处理响应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15分钟。应用该技术后,施工效率整体提高25%,安全事故率降至千分之一以下。

  • “三大科技革新”:

BIM技术为建筑运维管理带来三大革新:‌数字化移交‌——通过竣工模型无缝对接运维系统,实现建筑资产信息自动化管理,助力高效制定维护计划,降低运营成本;‌可视化空间管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建筑虚拟镜像,实时优化功能区布局与使用效率,提升空间资产价值;‌智能化安全预警‌——联动燃气、消防、结构等智能感知设备,通过可视化平台实现隐患预测与快速响应,保障建筑安全运行。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智慧物业、城市安全管理等领域,推动建筑运维迈向智能决策新时代。

建筑行业正以数字科技创新实现"提质增效、本质安全"目标BIM技术凭借三维可视化、动态模拟和大数据分析能力,不仅让施工更精准,更为管理决策提供直观的数字底座。通过建立统一的BIM数据标准,打通设计、施工到运维的数据流,有效破解产业链协同中的信息孤岛问题。这项技术如同数字纽带,串联起建筑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确保项目从"图纸到现实"全程可控可溯,既规范了市场运作,又构建起高效协同、安全可靠的智能建造体系,让建筑产业真正迈入"一模到底、数智驱动"的新阶段。

三、方法:如何使用推广BIM技术

近年来,广东省在发展智能建造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在BIM技术应用上形成了一批做法和成果。

(一)政府推动

1.省级统筹‌: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BIM技术在设计、施工、运维全流程应用,推广‘BIM一模到底’数字化管理模式,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数据贯通”。重点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试点“BIM+工程总承包”模式,打造“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智能建造样板。

2.市级落地‌:广州、深圳等城市率先行动2022年广州市发布《建设工程BIM技术应用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政府投资超1亿元或建筑面积超5万平的项目必须应用BIM技术,并纳入工程验收标准”;深圳市推出《BIM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对采用BIM正向设计、数字化交付的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激发企业创新动力。

(二)政策驱动

1.模式创新‌:省住建厅印发《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推广‘BIM+EPC’工程总承包模式,鼓励设计、生产、施工企业联合组建数字化建造联合体”。同步发布国内首个《建筑工程BIM计价规范》,破解BIM技术成本核算难题,推动技术市场化应用。

‌2.试点扩面‌:在港珠澳大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等重大项目中强制推行BIM技要求珠三角地区新建公共建筑、轨道交通项目100%应用BIM技术,粤东西北地区政府投资项目BIM覆盖率三年内提升至50%。

港珠澳大桥BIM建模效果图及应用

3.‌审批改革:依托广州、佛山国家级“工程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推行基于BIM的规划报建、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全流程数字化审批,实现“模型一键提交、数据自动核验”,审批效率提升60%

(三)场景带动

多元应用场景‌:围绕“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全链条,打造五大标杆场景

  • BIM+装配式‌:佛山顺德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谷项目实现“BIM设计数据直通智能工厂”,构件生产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

佛山顺德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谷示范项目

  • BIM+智慧工地‌:深圳前海自贸区试点“BIM+物联网”数字孪生系统,塔吊防碰撞、高支模监测数据实时联动预警。

深圳前海自贸区试点“BIM+物联网”数字孪生系统

  • BIM+城市更新‌:广州永庆坊历史街区改造中,通过BIM+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精准还原岭南建筑风貌,保护性施工效率提升40%。

广州永庆坊历史街区改造示范项目

  • BIM+智慧运维‌: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应用BIM运维平台,实现设备故障AI预判、能耗动态优化,年运维成本降低15%。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BIM运维平台”示范项目

  • ‌BIM+湾区基建‌:深中通道、狮子洋通道等跨海工程全面应用BIM技术,实现桥梁预制构件毫米级拼装、施工进度智能纠偏。

深中通道示范项目-桥梁预制构件吊装现场

(四)研发促动

广东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联合企业、高校加速突破BIM核心技术瓶颈。组建“粤港澳大湾区BIM产业创新联盟”,整合华为、广联达、华南理工大学等力量,在东莞松山湖建成自主可控BIM技术研发基地,重点攻关国产化软件和底层引擎技术。广州设计之都依托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望软件,打造BIM正向设计研发中心,制定“湾区标准”BIM应用指南;深圳南山智园联合腾讯云、大疆创新开发“BIM+GIS+无人机”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土方测算、进度跟踪全自动化;佛山顺德机器人谷的博智林公司研发BIM驱动建筑机器人集群,替代人工完成砌墙、喷涂等高风险作业,施工效率提升3倍;珠海横琴新区基于BIM技术构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融合交通、能源、安防数据,推动智慧城市运营升级。

深圳南山智园“BIM+GIS+无人机”示范项目

通过政府推动、政策牵引、场景示范、技术突破管齐下,广东正加速构建“设计数字化、生产智能化、施工智慧化、管理精细化”BIM应用生态圈,为全国智能建造提供“湾区方案”

 

广东省华梁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梁建科)致力于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提供专业、完整的BIM解决方案、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帮助企业精控成本,增加价值,创造利润,有效提升竞争优势。公司始终秉承“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建筑设计”的核心价值观,“专业、诚信、高效、创新”的企业文化,打造成一流的服务咨询企业,竭诚为顾客提供最专业和满意的服务,一同慧筑城市,绘筑梦想。

 

声明:本平台转载分享的文章,旨在传递行业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服务范围:
一、BIM设计咨询
二、装配式建筑设计咨询
三、幕墙设计咨询;
四、绿色建筑设计咨询;
五、海绵城市设计咨询;
六、建筑环境模拟优化与设计;
七、既有建筑改造咨询;
八、美国LEED认证咨询服务;
九、土壤氡、噪声环境监测等。

 

广东省华梁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902494852

邮箱:975977156@qq.com

网站:www.hualiangjianke.com

 

相关关键词:节能优化设计咨询公司节能优化设计公司建筑节能设计公司